淨空法師Lily delimiter開示節錄Lily delimiter中國的傳統教育

中國的傳統教育

淨空法師講述 《如何進行精神扶貧,文化扶貧》

中國人懂得教育,《三字經》前面八句話,是祖傳的精神教育、文明教育的最高的指導原則。這個原則是真理,超越時間,超越空間。

「人之初,性本善」,這個初不是講出生,初是本來。你的自性本來是善的,現在還是善的,純淨純善,永恆不變。為什麼現在不善了?「性相近,習相遠」,關鍵在「習」。性相近,凡夫跟佛,從性上講沒有兩樣,性體、性德,性相、性用,沒有兩樣。你要是迷失了自性,隨著習慣,所謂「近朱者赤,近墨者黑」。你會受外面人事環境的影響,這就需要教育。「苟不教,性乃遷」,如果你不教他,他會隨著環境產生變化,不善的環境他就變得不善。但那是習性,不是本性,教育從這裡興起。「教之道,貴以專」,專是定,所以佛家講「因戒生定,因定開慧」,慧是終極的目標,慧是本覺。戒是規矩,你依照這些方法,依照這些規矩,你就得定。這些方法、規矩,總的來說就是放下。一切都放下了,你心是定的,定生慧,問題才能解決。

所以,五千年中國講教育,教什麼?《書經》、《史記》裡面都有詳細的記載,五教,就是五倫,「父子有親、君臣有義、夫婦有別、長幼有序、朋友有信」。你要真正從小紮下根,一生當中能夠生活得幸福美滿;大的環境,社會安定、世界和平,肯定能收到這樣的效果。今天全世界都在講怎樣化解衝突,怎樣能恢復安定和平,還是要這五教。這五教不是哪個人發明,不是哪個人創造的,而是性德,也就是說本來就是這樣,自自然然的;換句話說,它是大自然運行的法則,大自然本來的秩序。人能隨順大自然,就是德,大自然的規律就是道,自然的規律,人只要能隨順,就是德行,你不能反抗。

教育的根、教育的原點就是頭一句「父子有親」,親愛,父母對子女、子女對父母這種親愛是天性。現在父子沒有親愛,那是習性,不是天性。天性從什麼地方看?你細心觀察,非常明顯。小孩出生三四個月,你看兒女對父母那種親愛,父母對兒女的親愛,是無條件的,你看到天性。慢慢長大就變了,那是習性。現在為什麼兒女不孝?父母不慈?完全把天性失掉了,習性當家作主,麻煩可大了。你就曉得中國教育是愛的教育。教育第一個目的,是希望這個親愛永遠保持,這一生決定不會改變,這是父慈子孝。從這裡出發,然後發揚光大,由愛你自己的父母擴大到愛你的家庭、愛你的家族、愛你的鄰里鄉黨、愛你的社會、愛你的國家、愛整個人類。愛心落實在事相上,第一個,懂得尊重別人。你不愛他,不會尊重他;愛他,你會尊重他。懂得敬愛別人,懂得關懷別人,懂得照顧別人,懂得幫助別人,落實了,你就真做到了。犯了過失的人,你瞧不起他,不行。犯了過失是習性,他的本性本善沒變,他本來是佛,你可不能小看他。

君臣關係,就是現在講領導跟被領導,一個公司行號,老闆是領導,員工是被領導。老闆怎樣愛你的屬下、你的員工,員工怎樣愛老闆,那叫義。義就是父子的親愛表現在上級跟下級,這個要懂。

表現在夫婦,就叫「別」。別是什麼?不同的責任。夫妻兩個的責任不一樣,夫婦組成一個家庭,家庭是社會的一個細胞,最小的單位。家庭裡面兩個重要的工作,一個是家庭經濟,所以男主外,外是謀生,負擔家庭經濟。女主內,內是教下一代。內比外更重要。家裡能不能出聖賢人,完全靠母親教化。孔子是母親教出來的,孟子是母親教出來的,中國古聖先賢哪個不是母親教出來的?「別」就在此地,有各別的任務,你必須要完成。你自己的事業做得再輝煌,後繼無人,你的業績等於零。中國人講「不孝有三,無後為大」,「後」不是說你的兒孫多,而是兒孫裡有沒有能繼承家業的人?這個重要,要靠母親來教。

落實在兄弟上那就是「有序」,長幼有序,落實在朋友上「有信」,都是親愛。在長幼裡面的親愛叫序,在朋友裡面的親愛叫信。就是一個字,一個字演變出這麼多的名詞術語。所以,中國教育五千年來從小到大到老,就教五倫。

在生活當中要把它落實,頭一個是修身。這是講個人的修養。儒家從格物、致知、誠意、正心、修身、齊家、治國、平天下。如果不能勝過物欲,還會受外面名利、財色名食睡的誘惑,接觸了,還會動心,就不行。你要警覺到,迷失了自性,隨順煩惱習氣就造業,你造的不善業就感不善的果報。

今年氣候異常,古人講「上天垂象」,來警告我們,我們要反省。《楞嚴經》上講得很清楚,貪心熾盛的時候,感來的是水災。瞋恚感得的是火災,地球發脾氣就是火山爆發。愚痴所感得的是風災。傲慢所感到的是地震,傲慢是不平,不平就震動。貪瞋痴慢,這是四種災難的真因。所以佛教我們,勤修戒定慧,息滅貪瞋痴。為什麼?境隨心轉,在一切時一切處,我們只用一個真誠心。一味真誠,學久了就得受用,心安理得。修清淨心,修平等心,修覺而不迷,修慈悲心,將所有一切不善放下,不善的言語放下,不善的行為放下,你自然就得自在。然後你才真正體會到,人人是好人,事事是好事。